首页>科研工作>学术成果
社科成果奖 I 现代时间制度:理解非遗项目生产的一个角度——以青岛田横祭海节为例

来源: 青岛社科网           日期:2024-03-04

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是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2023年,第37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坚持“树导向、出成果、推人才、正学风”的工作方向,共评出优秀成果172项。为加大对获奖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和转化利用力度,提高优秀成果和人才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现对20项一等奖获奖成果和作者进行宣传推介。

现代时间制度:理解非遗项目生产的一个角度——以青岛田横祭海节为例。

成果价值

   本论文新颖、独到地以现代时间制度、现代人生活的需要为切入点,对中国非遗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深具建设性与指导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自2006年就已开始对青岛田横祭海节进行田野调查,截止到发稿,已经进行了连续15年的调查研究。研究植根于15年来田野调查获取的珍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切实有效地提供了地方政府与民众合作共赢的非遗保护与文旅发展深融路径的青岛经验。本论文立足于服务青岛、建设青岛的研究意识,将青岛市成功打造田横祭海节、并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并在全国文旅界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政府与民众看作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共同体,他们共同迎纳外来的观看、购买人潮,而能够激发观看人潮的根柢因素则是现代时间制度及其展开的现代生活。现代时间与工作制度在获得极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催生出现代人休闲、旅游的“看”世界的生活倾向。与之呼应,现代社会中的地方政府、民众通过呈现过去的时间与文化、浓郁的地方图景,吸引、配合着休闲旅游的观光人潮,在形成地方发展优势资源的同时,与观看人潮共同打造了现代时间制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马光亭,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民俗学博士,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鉴定专家,中宣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工程国家级专家评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获山东高校人文社科奖、青岛市社科成果奖。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38584号 地址:山东路12号甲 邮编: 266071

电话:80798015 传真:80798058 邮箱: qdsky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