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是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2023年,第37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坚持“树导向、出成果、推人才、正学风”的工作方向,共评出优秀成果172项。为加大对获奖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和转化利用力度,提高优秀成果和人才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现对20项一等奖获奖成果和作者进行宣传推介。
《跨文化学习与人际距离研究》
成果价值
在理论层面,本书构建的人际距离理论对于解释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及对跨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拓展了跨文化学习理论,为学界关于跨文化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手数据,进一步充实了文明互鉴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理论。在应用层面,本书为中国留学生对异文化环境的适应实践提供了理论准备和支撑;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派人员的跨文化培训和跨文化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为现实的外语教学提供了导向。
本书的跨文化学习思想在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德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得到一定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学习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要内容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共存互弈的当下,跨文化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本书建立了跨文化学习理论和人际距离理论,以跨文化学习理论为纲,以人际距离理论为目,结合主观理论研究方法,对留学生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环境中对人际距离的适应与学习进行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挖掘留学生跨文化学习过程中人际交往的积极与消极体验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实证研究对中国学生在本文化和异文化中的人际距离观念的异同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比较,并对中国留德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关于人际距离的主观理论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的质性研究。最后针对跨文化学习过程所涉及的一个主体、两种文化、三个层面、四个阶段,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得出对跨文化学习的启示和建议,对于跨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綦甲福,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智库青岛大学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山东省与德国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负责人。主持国家、省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3部、国家级规划教材4册、译著13部;发表论文50余篇,科研成果获奖10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