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成果奖 I 《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修订版)

来源: 青岛社科网           日期:2024-02-27

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是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2023年,第37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坚持“树导向、出成果、推人才、正学风”的工作方向,共评出优秀成果172项。为加大对获奖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和转化利用力度,提高优秀成果和人才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现对20项一等奖获奖成果和作者进行宣传推介。

《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修订版)

成果价值

 本专著第一次对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进行全面梳理、考察和研究,填补汉魏六朝时期杂传研究空白,阐明汉魏六朝时期杂传在史学属性之外的鲜明文学性,阐述汉魏六朝杂传作为唐人传奇渊源的学术理路,纠正自鲁迅开始的“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的论断,不仅实现了对唐人传奇小说渊源认识的突破,也实现了对杂传身份和属性认识的突破。本专著对杂传文学性的发现和阐释,无疑开启了杂传研究的新局面,对推动中国古代丰富的杂传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同时,本专著的学术实践,也为中国古代杂传研究乃至中国小说研究,提供方法和路径探索。

 主要内容

 本专著的研究对象是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进行了考察研究,试图在史学与文学的广阔领域中,以中国正统史传和古典小说建立一个立体的坐标,通过跨文史或者说兼文兼史的视角,对汉魏六朝杂传进行观照和研究。既考察汉魏六朝杂传的史学特征,揭示其史学价值和意义,也考察汉魏六朝杂传的文学内蕴特别是小说品格,总结汉魏六朝杂传的品格特征和人文内涵。同时,本专著在客观、准确描述汉魏六朝时期杂传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揭示汉魏六朝杂传发展嬗变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建构汉魏六朝杂传的历史发展模型。

作者简介

 熊明,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大、一般、教育部人文社科等课题十余项。著有《〈太平广记〉与汉唐小说研究》《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等多本学术专著。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38584号 地址:山东路12号甲 邮编: 266071

电话:80798015 传真:80798058 邮箱: qdsky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