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4年4月19日,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的“科技创新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研讨会上,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智库和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和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为青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赵金山,青岛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郑海涛出席会议并致辞,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宋晓,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春霞出席会议,市社科联二级巡视员刘宝主持会议,来自市人大、市政协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在青高校、市委党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会议。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赵金山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涉农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今天,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智库(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坚定了我校扎根青岛、服务青岛、积极助力青岛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与各兄弟高校、各位专家团结协作,进一步发挥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搭建决策部门与高校智库之间的桥梁,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保障智库研究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结合、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需求结合、与决策部门的重点工作结合,为青岛市“三农”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岛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郑海涛在致辞中指出,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智库和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市社科联汇聚资源,着力打造全市社科研究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交流合作平台的又一重大举措,既可以充分发挥社科研究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开放共享学术合作网络,又可以积极深化强强联合,协同推进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助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市社科联将树立全方位大联合的工作格局,不断拓展社科平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繁荣发展青岛哲学社会科学,把青岛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社科力量。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赵金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郑海涛共同为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智库揭牌。
青岛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室处长张宇航、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处长高绪华为来自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市委党校、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酒店职业技术管理学院等智库成员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宋晓、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春霞共同为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揭牌。
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智库以青岛市社科联、青岛农业大学为发起单位,与青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相互依托、共同推进。来自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社科院、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等驻青高校、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作为首批特约研究员加入智库。
揭牌仪式后,来自青岛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涉农业务部门的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在青高校、市委党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科技创新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青岛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下一步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决策咨询、交流合作等职能,紧紧围绕乡村五大振兴,深入研究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建设路径、典型特色,着力打造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新型智库研究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