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从聚焦高质高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聚焦宜居宜业推进农村现代化、聚焦富裕富足推进农民生活品质化和聚焦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均衡化四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为青岛未来五年的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
着力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科技和工业成果装备农业,并引入高效经济管理方法运作农业,从而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所以,农业现代化是随着国家整体科技、经济实力提升而逐步推进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过程。首先,农业现代化要向科技化要效率。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本法宝,应当大力引进、消化农业先进适用科技,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从而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农业基础研究,做好培根固本工作,加大种业等基础性研究的固定投入,保证农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依托;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农业专业化经营水平,提供必要的财力基础来投入科技要素,保证科技投入的规范化、程式化,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科技要素的力量。
其次,农业现代化要向规模化要效率。规模化是效率提升的基本经验之一,农业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走向适度规模化,并与机器大农业相结合,从而大大提升农民劳动效率。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推动农业经营向适度规模化发展,发展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根据经营成本核算来确定合理规模,进而推动先进农机的普遍运用与更新迭代,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再次,农业现代化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在农业现代化场景中,一定要把精耕细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业态结构、农业品种,最大化提升农民收益。因此,需要强化对农业生产主体特别是规模生产者的市场运营知识培训,让市场意识深入人心,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农业类型,依靠科学管理来提升产量、质量,从而提升产业效益。
最后,农业现代化要向特色化要效益。从发达国家经验可以看出,特色化是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农产品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应当发挥青岛农品的整体优势,不断深挖培育新的地域特色产品,推动特色产品在青岛大地上遍地开花。重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大力发掘地方特色品种、传统优势品种,不断提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一批名优特农产品,从而有效提升地方产品美誉度和农民收入水平。
立足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现代化
首先,顺应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生活方式转型趋势,大力推进农民生活现代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展开,各项资源向乡村汇聚,城乡综合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乡村生活水平逐步向城镇标准看齐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为此,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设施的升级换代,打造适应农业生产、顺应农民需求的现代生活场景。一方面大力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使其充分享受现代化工商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化;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主观需求,突出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打造具有浓郁乡村风情的现代农村。
其次,大力推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均等化。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应当在公共政策上坚持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均等化不动摇,不断破除制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土地、人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着力推动以常住人口为基本标准的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方式,坚持向农村地区优先配置,全面提升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公共设施水平,补齐设施和服务的历史欠账,从而弥补城乡发展的起点差距。
最后,改革三农投入方式,从全局着眼、整体入手,推广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代表的整体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着眼于一个镇或一片村落的发展全局,以片区为工作抓手,通篇谋划发展布局,以人口发展为主要决策依据,谋划产业、居住、文化、教育等生产生活资源的分配布置,从乡村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统筹安排要素投入,建设运营好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从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更快发展起来。
强调发展共享,推动农民生活品质化
提升生活品质是积极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涉及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文化条件改善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完善两个方面。
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的合理增速。从整体来看,青岛市乡村经济还不够发达,自然村经济实力较弱,农村内生动力不足,城乡收入比一直维持在2:1以上,与先进城市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青岛农村居民非农化就业迅速增长,据抽样调查,2021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3561元,占可支配收入的61.2%,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因此,应充分利用青岛各类企业众多、就业市场较为活跃的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兼业就业机会,巩固农民增收主渠道作用。
其次,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基础产业,农民致富必须依赖地方产业的兴旺发达。发展成果共享,首要前提就是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应积极借鉴日本大分县和江苏苏州等先进地区经验,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要抓手,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强化源头的种业、下游的农产品加工以及休闲、体验等相关产业形态,以丰富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价值链条,努力将乡村风光、乡村风情的价值全面展现出来,赋能现代都市农业价值提升。
最后,打造适应农业生产为主的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生活的现代化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城镇文化的先进要素,从基础设施、文化创意等方面丰富、提升乡村文化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应积极发掘乡村文化的独特要素,保护好乡村生产、生活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内核,大力发展农民喜爱、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新型乡村文化生活。
着眼城乡融合,推动要素配置均衡化
城乡要素配置不平等主要表现为要素流动不充分、要素功能受限、交易机会不平等、报酬与贡献偏离等多个方面,整体表征为市场二元、扭曲无序的低市场化状态。在我国,城乡要素交换不合理根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社会结构是包括土地、户籍、住宅、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所造成的二元隔离,进而形成了城乡居民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
首先,要进一步明晰农村产权权利边界。根据各国城乡发展的普遍规律,产权边界清晰、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是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基本前提条件,应当保证要素产权边界清晰,各要素拥有独立而清晰的物权、债权权能,能够根据供求关系实现权属变动,从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应当积极推动农村“三块地”的确权登记进程,保证每一块承包地、宅基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权属清晰,从而为农村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奠定基础。还应加大农村集体资产的清查力度,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权的规范化,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的价值功能实现。
其次,推动要素市场化交换改革。以自由流动为目标,提升土地、人口和资本在城乡间的流动效率,以政策引导各要素实现平等配置。进一步激活土地等产权要素,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承包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断推进户籍政策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与城镇购房优惠联动、城镇下乡人口租赁住房等激励机制,推动人口在城乡间、区域间流动便利化。激活资本要素,对三农财政投资进行倾斜保障,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发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急需发展的关键环节。
最后,推动城乡间二次分配趋于均衡化。不断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积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产业落地、公共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向乡村倾斜布局,以政策倾斜促进医疗、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稳步推动城乡间基本社会福利标准的全面统一,从而解决好城乡间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乡村失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