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社会心理服务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社会心理服务事关良好社会心态培育和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提高,是推进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明显加大,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势在必行。
社会心理服务助益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提升人民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会心理服务是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的重要方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需要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化解新的社会矛盾,畅通民众的心理疏导和矛盾调节通道,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做到人民群众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社会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青岛基本完成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城市任务
2019年青岛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基本完成了试点任务。试点以来,我市社会心理服务顶格推进,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各成员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政法、宣传、教育、民政、卫健、司法、妇联等部门和团体齐心协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基层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服务覆盖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有力推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其中,城阳区抢抓试点机遇,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工作思路,体系化推进、源头化治理、产业化发展,统筹抓好服务专业工作和专业服务群众的“两个能力”提升,发展思路明晰,工作经验较为成熟。目前,在事业服务方面,区、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社区级心理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以上。在产业发展方面,启动了青岛市“心智谷”国家级心理健康产业园建设,引进中国科学院心理服务工程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人工智能与逻辑实验室,为培育壮大心理服务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在影响力方面,社会心理建设国家级会议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首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相继落户城阳,打造了心理学界的“博鳌论坛”。在实际成效方面,全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更加科学有效,连续多年信访率青岛市最低。
积极推动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从试点城市向样板城市转变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要“重视社会心理服务”,这是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需要从更高的格局和更宽的视野看待社会心理服务,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
跨越发展,积极推动我市从试点城市向样板城市转变。要继续坚持顶格推进,完善制度设计,如借鉴北京、深圳试点经验,把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范围,在全社会培育重视社会心理问题的良好风气。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在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善方面持续用力,依托基层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村(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力求建成率达100%。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凝聚国内知名心理学人才。
总结提升,积极推广城阳经验。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要坚持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思路,处理好专业化、规范化与社会化的关系,处理好服务特殊群体和全体人民的关系,积极培养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心理服务,推动我市社会心理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引领全市社会治理整体提升。要善于总结提升城阳试点经验,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和产业创新能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产业化发展思路,打造富有专业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培养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心理健康服务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服务事业,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结合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设北方康养产业重要基地”目标任务,积极谋划,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社会心理健康产业集聚城市,在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城阳“心智谷”国家级心理健康产业园建设,解决发展难题,加快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