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科动态>一线传真
青岛市国学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来源: 青岛社科网           日期:2022-11-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近日,青岛市国学学会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会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明确“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身体力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次会议由青岛市国学学会会长李蛟龙主持,与会者共同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论述。“很受启发,备受鼓舞!”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集中学习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传播者,学会的每个人都应首当其中,责无旁贷。

常务副会长路庆良在发言中说,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描绘了宏伟蓝图又明确了目标任务,对各方面工作都有指导意义,每个人都应一字一句认真研读。身为出版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岗位,进一步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去粗取精、推陈出新。

    会员董克霞表示,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紧跟国家发展方向,多写好文章,讲好青岛故事,使我们的文化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智慧结晶,在分享学习体会时,会员徐德英、焦绪霞不约而同聚焦在传统文化的普及上,“利用好社区国学讲堂等平台,主动作为,大有可为。”王兴振结合个人读书心得,围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做了探讨。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作为民间学术团体,青岛市国学学会在市社科联领导下,坚持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公众文化自信”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持续性、系列化的学术研究、科普活动,引领广大市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继而转化为爱党、爱国家的磅礴力量。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学会组织了系列主题活动,尤其是“喜迎二十大”书画展,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此外,持续全年的“文化自信,点亮青岛”系列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经常性地深入学校、社区传播国学之美。

    会长李蛟龙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要求,其中,以很大篇幅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总结和描述。青岛市国学学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重点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推出系列性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和青岛故事,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做好传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做好家庭教育相关工作,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精神家园、心灵慰藉和社会和谐稳定器的作用。学会将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38584号 地址:山东路12号甲 邮编: 266071

电话:80798015 传真:80798058 邮箱: qdsky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