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青岛市社科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刘升勤主席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
2023年
青岛市社科联
准备这么干!
坚持“严”字当头
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抓好巡察整改,加强问题-措施-责任闭环管理,实施精准化、清单化、责任化整改机制措施,以督查专报形式跟踪通报整改进展,将巡察发现的问题主动融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深刻检视。抓好基础环节工作,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与支部党员思想动态双向传导,建设支部活动和社科平台宣传紧密结合的常态化机制,结合问题、矛盾、堵点及重要岗位、人员开展经常性、实效性谈心谈话,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监督执纪。抓好工作规范,建立勤政廉政行为规范手册,严格个人行为规范;形成围绕任务主动协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工作业务规范;将纪检监督渗透到业务环节与重点工作,严格监督执纪规范。紧盯重点抓整治,打造“社科廉”纪检工作品牌,在重点时机、重点领域、重点隐患,融入清廉建设计划,形成可操作性强的专项整治方案,对巡察反馈的立行立改事项加强重点整治。强化绩效管理和考核,分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将党组部署任务落实情况、遵章守纪情况、部门协同配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深化科“研”立身
树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
健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构建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补充完善制度漏项,优化现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完善绩效考核、科研经费制度,通过制度解决激励不足、经费投入不集中、部门职能分散问题,形成“钱随事走、费随事转、事跟着中心工作”的制度运行体系。聚焦科研方向和主题,学术委员会牵头专门研究选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科研选题和研究方向,聚焦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倡学术与决策互相助力,科研精深与广博结合。改革创新科研模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院课题实行后期立项、后期资助、后期奖励,再造课题立项、结项流程。加强科研策划宣传,扩大《研究报告与决策参考》报送和覆盖面。积极承办高端论坛和研讨会,积极争取中国社科院、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社科院、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提升市社科联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开展有特点的调查研究基础建设,探索建立青岛市社科联调研基地,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加强市双百课题选题针对性、立项时效性,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更多人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管理,所长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履行好岗位职责,既要搞好科研,又要带好队伍,各研究所严把研究报告质量。在落实好主责主业基础上,鼓励承担横向课题,并纳入联院课题管理。探索建立新的突破点和宣传点,建立青岛历史文献中心和青岛优秀社科成果展厅,建设综合宣传展示平台。开展读书活动,组建青年读书会,打造交流展示平台。
拓展平台外“延”
树立全方位大联合的工作格局
高度重视向上请示汇报,争先进位、争当表率,领导班子带头走出去,加强向中国社科院、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的请示汇报,准确把握上级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提高外延质量效益,加强对社科界社会组织、科普基地的动态管理,提高准入标准,积极吸纳具有青岛特色和较强研究调研能力的企业加入到青岛社科队伍中来,打响青岛社科品牌。组织策划重点活动,提前谋划、精心策划市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胶东经济圈高峰论坛、第30届社科普及周活动及年度重点学术活动,积极争取并聚合省、市、区及市直部门资源,提高活动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聚合更多社科力量。建立公民社会科学素质监测与评估体系,围绕山东网络评估系统开展研究,争取形成全省、全国开创性成果。做好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行业工作委员会换届工作,统筹市双百课题发布会、社科普及基地和第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更强有力地联合组织社科界五路大军。筹建社科调研培训基地,在驻青高校、专精特新和行业领头企业牵头成立调查研究基地,开展课题调研、社科界人员培训和青年科研人员培养,实现加强我市经济建设、调研基地建设和单位发展的互利共赢。完成市社科联改革方案,加快协调向市委文改会、深改委会议汇报,推进方案的发布落实。
扩大“言”的渠道
树立全媒体社科宣传理念
扩大宣传阵地,强化互联网社科宣传主战场地位,优化网络宣传、新媒体技术、短视频模式等宣传手段,用数字化宣传模式引领青岛社科新气象。整合宣传平台,建立网络素质提升小组,实行常态化运行,在工作机制、资料配置上给予保障,使社科网、公众号、青岛社会科学刊物、“青社年华”视频号统一发声、协调运作,强化有效宣传,形成全媒体宣传矩阵。形成经常性的宣传机制,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开展、同样重视,及时展示成果,及时报道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经常性表彰先进典型和事迹,找对角度,精准发力,形成顺畅协调、运行高效的宣传工作机制。